王家俊先生在其年届花甲之际,要将自己经过了多年的临摹、学习、创作探索的书画作品假上海美术馆公诸于世,就教于海上书画界前辈同仁,书画展已于1998年11月28日举行,当时深得赞誉。我结识王家俊先生还是前几年的事或因同是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投缘之处,自不待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俊于书画的痴迷和虔诚几乎到了对自己生活要求都十分苛刻的程度。无论是在繁忙和复杂的商务活动之余,还是因为出差之途中,甚至连因病休养在家,不是一卷在手便是匍伏于书案,日日临池不辍,钻研书画理论,愿做这不好赚钱的艺事,使我非常惊讶和钦佩。
王家俊从小就钟情于书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为了生活。对于书画的求索仅是余之余事,用王家俊的话来说:“以书画自娱,意在冶情练性,字好了,画好了,也可娱人,为了娱人便要动真格的。”所以,真正意义上讲王家俊研习书画踏上正途也还是近些年的事。王家俊不论年长年少,只要人有所长,定不耻下问,虚心求教,为人真诚,为学严谨,书法问学于海上名书家徐伯清、高式熊先生,国画则求教于著名画家王宏喜先生。时常抽暇穿梭于海上各艺术场所,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决不错过。有了名家的指点,加上自己真诚的为学方法,端正了既取法传统中适合自己性情的历代书画精品,又客观地认真对待历史上各个时期包括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审美取向。他曾对我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毕竟是有别与古人,社会结构,人文环境,审美心理以及印刷术的昌隆。科学文化信息传播之迅捷,是历代所无法达到的。而由此展中的书画作品是根植于传统笔墨的,同时也不乏溶有已意的创作探索,尽管不足,遗憾时有显露,但不可否定这字里画中始终有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王家俊小楷以钟绍京为基础,继尔上探钟繇羲献之信息,下窥元人赵松雪之体态,隶宗张迁石门,古拙潇洒,旁参简意以求笔意之灵动小草取法孙过庭书谱。王家俊近日曾谦和地对我说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现在刚算起步,板凳再坐,十年冷,对古人名迹应有穷理尽性、穷幽探微的求索精神,用毕生的精力去开拓,那么自然能登堂入室了。一个有成就的书家、不仅要善于营造作品的通篇气息和把握整体韵律的能力,更应将神采及个性表现到具体的一字一画之中,而这一字一画则又是从古代优秀书法作品中锻造吸收取舍而来的。王家俊对此已有灼见,我们期待着他不断走向成熟。
王家俊习画则山水、人物、花鸟多有涉猎。陈老莲、任伯年等古代大家及乃师王宏喜等均为楷模,恰王家俊对形质的用功和把握以及对气氛意境的营造犹勤,对形式构成有一定的敏感力,形式的构成和色彩的有机搭配犹如外在的张力,传统则是筑基。作为展示而言,作品的点画线条功夫固然不容忽视而整体效果至关重要,而值得品味的作品往往点线让位于结体,当然其中尤其离不开水墨技巧的恰到好处的利用。形式的构成对王家俊来说是在不断的探索之中,而水墨技能,虽尚未形成特定的语言,而王家俊时有心得,今他将历来创作的优秀作品集册发表,我想必将成为王家俊探求中国书画艺术的新起点。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少年得志固然可喜,但人们似乎更期待着大器晚成。王家俊视花甲之年为人生旅程的又一起跑线。正如他所说退休后要圆儿时热爱书画艺术的梦,我们期待这位有着丰富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书画园地耕耘者,创作出意味隽永回肠荡气,无愧时代的佳作来。
邵慧明 :书画、陶瓷艺术家
原载1998年12月8日《企业文化与经济》杂志
本次再版略有改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